![]() |
渝懷線隧道明棚洞改造工程首批架梁任務順利完成
8月12日晚8點,在立秋后的第一場雨中,隨著第一組鋼梁精準落位,公司鋼結構制造分公司以72小時的極限速度,順利完成渝懷線隧道明棚洞改造工程首批架梁任務,打贏了“8.11天窗點”旗號嶺隧道施工攻堅戰。
渝懷線是電氣化鐵路,為混凝土枕非無縫線路,進行營業線施工,分旗號嶺隧道和新枳城隧道兩個施工點,鋼結構總重量約1050噸左右。目前施工的旗號嶺隧道洞口為單洞雙線,包含上下行線,位于渝懷線魚泉站至甘溪站區間。該工點“天窗點”時間為18:20至21:40,加之屬于高空作業,具有作業風險系數高、安全防護要求嚴、工藝精度控制難等顯著特點,是對施工組織、技術水平和安全管理體系的綜合考驗。
迎難而上,班子靠前指揮。該項目由于施工節點的調整,“天窗點”數量受到一定的壓縮,加之原材料采用Q345qDNH耐候鋼,免噴砂及涂裝,定軋周期較長。諸多因素導致前期材料遲遲未能到位,給生產帶來了巨大壓力。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分公司領導迅速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保質量、提效率、搶工期”的總目標,要求生產部門倒排工期、細化任務,并親自督導生產進度。同時,物機部積極與鋼廠協調,實時跟蹤材料生產及運輸情況,確保原材料到廠后第一時間投入加工,確保8月11日天窗點架梁工作如期進行。
三班輪轉,打響生產突擊戰。為最大限度搶回原材料延誤時間,生產車間啟動“三班倒”工作制,24小時不間斷作業。技術、質檢、物流等業務系統全程配合,做到“人停機不停”,全力保障首批鋼結構按期交付。同時,一線員工發揚拼搏精神,克服車間40°高溫、疲勞等困難,爭分奪秒完成下料、組立、焊接、校正等工序,確保每一道環節嚴格符合質量標準。
合力攻堅,確保如期發貨。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首批鋼結構于原材料到廠后72小時內完成加工,并順利通過驗收。8月9日,運輸車準時發往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克服雨季影響,多項措施并行,完成首批鋼結構的組對焊接,為天窗點架梁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期間,由于暴雨的影響,原定于8月11日首批鋼結構安裝節點改為12日。此次任務的順利完成,充分展現了分公司強大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也為后續新枳城隧道鋼構件生產、安裝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這場與時間的較量中,分公司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使命必達”的責任擔當。未來,分公司將繼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應急能力,為更多重點項目提供高效、優質的鋼結構產品與服務!
首批鋼梁精準落位
車間加緊生產
加工完成的鋼構件裝車發運
在暴雨后,現場人員克服困難,打贏“8.11天窗點”旗號嶺隧道施工攻堅戰
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