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鐵一局延安市(黃陵)歷史文化名城高質量保護利用項目組織黨員開展“星火鑄脊梁 鐵肩拓新程”主題黨日活動
7月3日,中鐵一局延安市(黃陵)歷史文化名城高質量保護利用項目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前往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星火鑄脊梁,鐵肩拓新程”主題踐學活動。
全體黨員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并聽講解員講解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陜北十三年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走進仿窯洞式的展館,看著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文物——褪色的軍裝、粗糙的紡車、泛黃的文獻,仿佛能看見革命年代里,先輩們在窯洞油燈下徹夜討論的身影,在黃土高原上墾荒種地的堅韌。展廳里“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陳列,用一幕幕場景還原了抗戰時期的艱辛與信念,看到“七大”會場的復原場景,簡陋的桌椅、粗糙的黨旗,卻承載著民族未來的希望,讓人突然明白,為什么艱苦環境中能孕育出照亮中國的思想火炬。更是感受到一種精神的傳承:那些在困境中不屈的斗志、為理想獻身的赤誠,直到今天依然在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初心和信仰永遠是前行的力量。
參觀楊家嶺革命舊址,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前第二次合影,并聽講解員講解這里產生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又一個重大決策;見證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要會議,一張舊木桌、幾條長板凳,卻醞釀過無數扭轉戰局的戰略決策;在這里用粗糙的筆記本記錄著“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的歷史時刻。在最簡陋的環境里,孕育出了最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藏在領導人與群眾同甘共苦的細節里,藏在“自力更生”的信念中,直到今天依然在告訴我們:真正的信仰,從不需要華麗的包裝,卻能在歲月里永遠閃光。
此次活動將紅色教育與黨建共建有機結合,既是對黨的光輝歷史的致敬,也是推動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實踐。參與的黨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傳承革命精神,立足崗位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為項目發展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獻禮黨的生日。
合影
聽取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