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細管控 降本增效 創新管理 筑牢基石—中鐵一局七公司鶴壁區域集群項目物機工作綜述
在鶴壁區域集群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圖景中,物資設備管理如同龐大交響樂章中沉穩而精準的節奏把控。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以精細化管理為舵,以創新機制為帆,在保障供給、嚴控成本、提升效能的多重挑戰中,探索出一條高效、規范、智能的管控路徑,為項目高質量推進構筑起堅實的資源后盾。
一、制度筑基,源頭嚴控夯實質量屏障項目伊始,物資設備管理部便深刻認識到,健全的制度體系是高效管理的源頭活水。部門從頂層設計入手,精準研判項目需求與施工流程,系統構建了涵蓋物資設備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堡壘——《項目物資管理辦法》、《項目機械設備管理辦法》等七項核心制度相繼出臺,為管理實踐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南。其中“三方聯簽”材料驗收機制的創新實施,成為扼守質量咽喉的關鍵防線。這一機制將責任層層壓實,讓每一批進場材料都經受嚴格“體檢”。據統計,開工至今累計果斷退場不合格材料達3批次,一批存在裂縫的ALC板材及兩批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周轉材料被當場拒之門外,從源頭上為工程質量剔除了隱患,真正實現了“關口前移,嚴防死守”。
二、計劃牽引,精準發力保障供給脈搏面對項目體量龐大、工序復雜的現實,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創新構建了四級計劃管控體系,即總控計劃→月計劃→旬計劃→周計劃,將宏大的施工藍圖分解為清晰可控的階段性目標。這一體系如同靈敏的“指揮棒”,驅動部門動態調整供料指令,科學制定采購計劃,確保物資設備的供應節奏與現場施工需求無縫咬合。依托于精細化的計劃管理,制定相應物資設備采購計劃,完成各類材料設備的供貨,有力保障了施工現場的順暢運轉,避免了停工待料的窘境,使項目建設的脈搏始終強勁有力。
三、精益采購,錙銖必較彰顯降本智慧在供應商管理領域,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構建了多維度的評估體系,分別從質量、價格、交貨期、服務等方面,為遴選優質伙伴確立了嚴苛標尺。部門主動出擊,組建專項考察小組深入項目周邊市場,對鋼材、商混、ALC板材、大型設備等關鍵資源價格展開地毯式調研,同時借助網絡平臺廣泛比價。通過精心策劃與優化招標流程,成功鎖定了信譽可靠、實力雄厚的核心供應商,實現了鋼材、商混等主材100%直采率。成本意識深植于心。2025年5月,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敏銳捕捉到商混市場價格下行信號,隨即展開深度調研并形成詳實報告。憑借扎實的數據支撐與多輪談判,成功將2024年簽訂的商品混凝土合同,由固定單價變更為市場浮動單價,單項成本降低4.23%,成為精益采購驅動降本增效的生動范例。目前,已成功遴選鋼材、商砼等主要材料的優質供應商3家。
四、“財商法采”協同,融合聚力提升采購效能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積極響應公司“財商法采四融合”的管理理念,在招標采購中打破部門壁壘,加強與多部門的溝通協作。在招標控制價編制環節,通過前置溝通與信息共享,確保市場調查單價、招標控制價精準覆蓋清單價要求,合力將降本增效目標貫穿始終。2025年至今,部門招標采購成果斐然:2025年至今區域內累計招標采購鋼筋7696.9噸、商品混凝土42947.86 m3、 瀝青混凝土2283.21 m3、電動雙梁橋式起重機6臺、電梯28臺、鋁單板4008㎡,通過精細化管理和高效協同,達到預期降造目標,這些數字背后是融合機制釋放的巨大效能。
五、數字賦能,智慧管控明晰物資脈絡在鶴壁火箭研發制造基地、千慧智造產業園等項目現場,海量物資流轉有序,物資設備管理部大力推行信息化管理,主材從申領到發放全程應用“銷號制”系統。這一數字化工具如同敏銳的“神經末梢”,實現了物資信息的實時動態更新與全流程痕跡管理,確保每一筆發料有據可查,任何環節的超耗現象無處遁形。物機部得以隨時掌握消耗動態,精準定位異常點并迅速實施整改,為項目部深挖降本潛力、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六、模式創新,輕裝上陣優化設備管理在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上,項目物資設備管理部突破傳統思維,秉持“效益至上,減少資產投入”原則,采用“勞務自帶+設備租賃”的創新管理模式,有效規避了項目初期巨額設備購置帶來的資金沉淀壓力,實現了輕資產運營。2025年至今,現場機械設備均由勞務分包隊伍按需配備,物資設備管理部通過“機智管家”等專業平臺實施統一在線監管,確保設備合規、安全、高效運行。這一模式既保障了施工需求,又顯著緩解了項目資金鏈壓力,實現了資源整合與風險管控的雙贏。鶴壁區域集群項目物資設備管理的實踐深刻印證,唯有以制度為錨穩固根基,以計劃為綱精準調度,以市場為鏡精打細算,以協同為翼融合聚力,以數據為眼洞悉脈絡,以創新為刃破解難題,方能在復雜工程中鍛造出支撐項目行穩致遠的強大物資保障體系。項目物機部將持續聚焦價值創造,深化精細管控,為鶴壁項目集群的壯闊畫卷貢獻更堅實的基石力量。
火箭項目全景
現場施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