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戈壁那抹綠
“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印象中的戈壁灘,是大漠飛沙與狂風呼嘯,是蒼穹俯瞰下望不到邊的荒蕪。如今,眼前這一片片生長旺盛的梭梭樹,如同一位位戰士守護著鐵路線,守護著一輛輛疾馳而過的“和諧號”。有誰知道,這里曾經是中鐵一局建設者修建蘭新高鐵時的取棄土場。
時隔10年,當我前往中鐵一局G30連霍高速改擴建哈密至吐峪溝段10標項目,路過蘭新高鐵時,專程去拍攝了一些影像。作為曾經參建蘭新高鐵的一員,除了懷念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外,最想去看的,還是當初恢復棄渣場時,我們留在戈壁灘上,讓人難忘的一抹綠。
當年,我剛到中鐵一局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項目部時,看到眼前寸草不生的荒漠和漫天飛舞的黃沙,想到這將是未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心里不禁感到畏懼。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觀察并認識到了梭梭樹,這讓我首先感到震撼,隨后思想也經歷了巨大的轉變。
梭梭樹是對抗荒漠的衛士,1棵成年梭梭樹能固定約10平方米的荒漠。一片片梭梭樹,扎根于茫茫戈壁灘,能成為極干旱荒漠區的風沙屏障。同時,梭梭樹是名貴藥材肉蓯蓉的寄主,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被譽為“沙漠人參”,也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毫不起眼的梭梭樹,對荒漠來說卻具有極高的價值。它多像我們“一局鐵軍”啊,在艱苦的環境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祖國大西北建設作貢獻。在那段歲月里,梭梭樹給了我無窮的戰勝困難的勇氣。
那時,項目部格外重視環境保護,在施工的同時引進了梭梭樹,并大面積種植。為了提高成活率,項目部精心培護,在極其缺水的條件下,從15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進行澆灌,持之以恒,栽植的梭梭樹成活率還很高,當時我非常激動。
如今,已通車11年的蘭新高鐵成了進出疆的一條要道,曾經的荒漠也被蘭新高鐵的建設者留下的繁茂綠意覆蓋,成了戈壁灘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我也從一個“新兵”,蛻變成一名成熟的筑路人。
每當列列火車駛過這片戈壁,望著窗外的梭梭樹,我眼里總會帶著光。如今,這些綠蔭已成為我戰勝任何困難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