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教育基礎項目:雨幕搶工筑學堂 泥濘鏖戰趕進度
8月的梅雨將臨桂區泡成了水世界,秧塘華為片區學校項目的建設現場卻蒸騰著比晴日更熾烈的熱氣。雨衣上的水珠還沒來得及滴落,就被體溫蒸成白霧;雨靴陷在泥里拔出時的“咕嘰”聲,成了穿插在機械轟鳴中的獨特節拍——中鐵一局三公司桂林教育基礎項目380名建設者正與連綿陰雨展開一場進度拉鋸戰。
進度——高效統籌,搶抓工期
為確保工程按期建設推進,項目部開局便以“進場即大干、開局即決戰”的奮進姿態,迅速完成人員就位、設備進場、場地平整等前期準備工作。
建設過程中,項目以工期策劃為抓手,針對里程碑節點采取“作戰圖”上墻“打卡”的方式,可視化攻堅重點工作??茖W調整作業時長,采用晝夜施工、多班組交叉作業等方式,在關鍵環節實行“三班倒”晝夜施工,確保進度不脫節。
針對地下管線繁雜、永臨道路實施等問題,項目團隊聯合設計院深化對接,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運用BIM技術模擬施工全流程,充分提高施工效率。通過設計優化、施工措施優化等,減少資源浪費,降低質量風險,提高工程品質。
安全——筑牢防線,護航攻堅
項目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立體防護體系。施工現場配備安全員與網格管理員開展不間斷巡查,杜絕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等違規行為,定期檢測設備保障安全運行。通過實時檢測塔吊監測、升降機運行等關鍵數據,實現安全隱患的動態監控與精準防控。
同時,項目嚴格落實每日班前講話交底,常態化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應急救援演練等活動,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針對多工序交叉作業特點,施工作業前即明確各工序先后順序與風險評估,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對高風險交叉作業,由施工現場網格員與網格長實施穿透式管理,安排專人全程監督,并對參與人員開展專項安全培訓,明確作業紀律,從細節處筑牢安全防線。此外,項目還積極推廣綠色施工技術,采用節水型設備、太陽能照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措施,實現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
2025年5月,項目榮獲“桂林市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目前自治區建設優質機構獎申報已進入初審階段。
黨建——筑牢防線,護航攻堅
眼下,2#樓主體砌筑、5#樓裝飾裝修,3#、4#樓擺放調試桌椅教具、地下管道埋設、圍墻砌筑、植草磚鋪設、亮化照明、綠化施工及消防設備安裝等多項工序正交叉推進?!包h員先鋒崗”的紅旗與“青年突擊隊”的鮮黃色馬甲格外醒目,6名黨員帶頭值守關鍵工序,10名青年技術骨干組成應急攻堅組,在雨幕中筑起紅色保障線。
建設者們正處在“雨停搶干、小雨巧干、大雨備干”的彈性施工循環中。雨勢稍歇便全員上陣,細雨時優先推進室內作業,暴雨天則集中開展材料分揀、設備檢修。雨幕中,教學樓的輪廓日漸清晰,如同泥濘里破土的春筍,每一寸“拔高”都浸透著建設者與天爭時的韌勁。
下一步,項目團隊將錨定9月初中部首批學生入學等關鍵節點,緊扣晴好窗口期、抓好有效施工時段,在梅雨季的間隙里搶時間、趕進度,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以匠心助推品質建造,奮力打造宜學宜居的品質校園。
施工現場
進度計劃網格圖
青年突擊隊
項目效果圖